外匯儲備彌足珍貴,為市場帶來流動性,又為資產價格作後盾,更為投資者帶來信心。

不過,10月份的內地外匯儲備則連續第三個月下降,甚至破低位創紀錄,反映資本異常流動,或加劇市場波動。

外匯儲備下降創紀錄

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,內地 10 月外匯儲備為 30,531 億美元,不旦少於市場預期的 30,585 億美元,更按月下降超過 339 億美元,降幅達 1.1%。上月的外匯儲備先創下兩年來的最低位,比 2017 年 月錄得的 30,295 億美元更低 ; 再創 2016 年 12 月份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,連續創出下跌紀錄。

Photo from stock-ai.com

連續第三個月下跌

人民銀行更補充,最近三個月各自相比都錄得連續跌幅,外匯流失加快,按月降幅甚至越來越大。10 月的外匯儲備按月減少339 億美元,月按月減少 227 億美元,月按月減少 82.3 億美元,可見遞進式地擴大跌幅。

Photo from stock-ai.com

其他儲備

供成員國在基金儲備中作部分提款的國際貨幣基金(IMF)的儲備頭寸(reserve position)按月增加 3.1 億元,10 月份報 88.26 億美元。

而被稱為「紙黃金」,用於進行國際支付的特殊手段,同時為國際準備資產一部分的特別提款權(Special Drawing Right),10月則報 105.64 億美元,按月減少 2.49 億美元。

另外 10 月尾的黃金儲備達 5,924 萬盎司,跟 月份庫存數據持平。

外管局回應

資金流動穩定

國家外匯管理局對此回應,10 月份中國總體的跨境資金流動穩定,而國際收支基本平衡。強調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,並保持在合理區間內,而外匯市場亦見平穩。

對於銀行間的外匯市場供求基礎,外管局指 10 月份的銀行結售匯呈小額逆差達 30 億美元左右,已經比上月份收窄了 80%以上。其中,個人淨購匯穩定下降,不論按年還是按月均錄得回落。

國際環境錯綜複雜

不過受著地緣政治局勢,主要國家貨幣政策,全球貿易形勢等多個因素相互影響,令不確定性上升,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。而美元指數上漲超過 2%,令主要國家資產價格出現調整。因著各種因素影響,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下降。

對於未來的展望,外管局明言即使外部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很多,但基由中國經濟有穩健的基本面,因而擁有較強應變能力及韌性。

當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則相信,只是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動的綜合作用使外匯儲備規模下降。而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,令經濟轉型升級將有利跨境資金流動的平穩運行,中國外匯儲備雖有波動不過其規模仍保持穩定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
外界看法

《華爾街日報》分析指,外匯儲備連續下跌的數據反映,持續貶值的人民幣已經引發跨境資本的異常流動。

招商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謝亞軒說,美元不會持續走強,人民幣也不會持續走弱,畢竟經濟的基本面擺在面前。

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則認為,外匯儲備下降無需過度解讀,是正常的事情:

「從過去兩年的實踐經驗看,匯率有漲有跌,儲備也是有增有減,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,沒有必要對當前的外匯儲備下降過度敏感。」

Photo from Internet

綜合報導

Text by Chief Sto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