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港首隻以「同股不同權」上市的小米集團(1810),上市以來股價不斷向下,隨員工股東於上周「解禁」,近日再傳有股東配售「出貨」及富豪減持股份等負面消息,讓小米沽壓變大。
市場關注大股東雷軍會否兌現承諾:未來一年不沽小米。從招股價17元上市至今,股價已下跌 41.41%,市值蒸發達1,350億元。
截至下午,小米集團目前報9.68元,續跌2.81%。
- Photo from Internet
小米配售套現22億
據《彭博》和銷售文件,1月15日收市後,小米集團(1810)有股東擬以每股9.28-9.6元尋求配售不超過2.31億股B類股份,佔已發行股份約1%,配售價當日9.96元收市價折讓3.6至6.8%,最多套現21.44-22.18億元,整個配售由高盛安排。
- Photo from Internet
第四大股東減持小米
據報,1月9日,小米第四大股東,俄羅斯富豪Yuri Milner的Apoletto Managers Limited近日申報減持約5.94億股小米股份,作價未被披露,總值達60億元。隨後,Apoletto Managers Limited的持股量降至4.99%。
據悉,該公司只將股份轉至基金原始投資者,並非出售股份,涉及股數高於當天成交股數。Apoletto補充,減持是股份分配(stock distribution)的結果。
- Photo from Internet
調低於印度的增長
據Counterpoint,小米按季於印度的市場佔有率有所遞減,去年首季以 30.3%達峰值後,第三季降至27.3%。
據市場分析機構IDC,小米手機於過去兩季均不斷失去印度市佔率,增添不明朗因素。
加上,當地高階手機市場由內地品牌OnePlus、韓國三星及美國蘋果主導,3家公司當地高端手機市場市佔達88%。而小米在印度的最高端手機型號Mi MIX 2,售價不及其他3家旗艦手機。
而近年手機轉換率變低(普遍兩至三年換一次手機),對手機業務做成影響。還有貿易戰都對科技股如小米帶來一定影響。
- Photo from Internet
禁售期滿
部分投資者及員工因小米上市滿半年而令其認購權解禁,或對其股價做成短期影響。
據小米招股文件,1至5萬股的小米股份由員工持有,而10位高層及董事已持有當中10%認股權,認購權介乎920萬至5,000萬股。其中,逾5,500名僱員於上市前持有其股份獎勵,未行使購股權達2.14億股,行使價在0.14-3.44美元之間,相等於目前市值24億元。目前,至少有49.73億股已經解禁。
據聯交所要求,其他上市前投資者,只需在小米上市首半年保留至少50%持股,意味實際出售的股數可能不止此數。
- Photo from Internet
多間大行唱淡
摩根大通將其目標價從18元下調至10.5元,達42%降幅,投資評級降為「中性」。因為智能手機於上季度開始需求惡化,並會持續艱難,小米市佔率難以提升。
德意志銀行相信禁售期滿令小米股價帶來短期壓力,加上智能手機市場疲弱,難以增加盈利,不過下半年或見復甦。
麥格理考慮到其收入預測下調,認為2018至2020年,小米的每股盈利預測將下調3%、23%及28%。而目標價從25元下調至17元,評級維持「跑贏大市」,對集團表現表示審慎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稱,小米上市時因定價太貴不被看好,股價一直尋低,目前市盈約19倍,仍屬偏貴不值得買。
中國泛海證券投資部副總裁洪龍荃稱,較擔心整個手機業務前景不樂觀,目前未有任何新技術引起「換轉潮」。而三星、LG等公佈業續後亦未如理想,競爭或會加劇。
中國泛海證券投資策略聯席董事阮子曦稱,小米負面消息充斥,創投基金Apoletto減持更加劇負面情緒。他認為小米短期或下試8元,惟近期可能有技術反彈,短期股價仍疲軟。他認為大股東難以在短期內脫手手持股份,加上他們每股成本不高,「人踩人」沽貨未必會因此而觸發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綜合報導
Text by Chief Sto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