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爾街的大銅牛眾人耳熟能詳,但原來華爾街銅牛根本不在華爾街?

前世今生

世界聞名的華爾街銅牛(Charging Bull)是意大利藝術家德·莫迪卡(Arturo Di Modica)的銅質雕塑作品,坐落於曼哈頓市中心的華爾街附近的鮑林格林公園。

華爾街銅牛長約5米、重約6,300公斤,以往只是街頭藝術;而它伴隨股市經歷多個春秋之後,如今已成了華爾街、美國金融業的象徵,以及每天有不下數千人慕名而來參觀的熱門地標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
股災背景

1987年10月19日,即是引發來全球金融市場恐慌的黑色星期一。當時由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單日暴跌22.6%帶領,令全球股市步向崩潰和股災,這個毀滅性的打擊亦波及香港股市,恆生指數甫開市即恐慌性下瀉,全日收跌超過10%。

後來將原因歸咎於程式交易錯誤、與國際貨幣市場的複雜互動和國際因素的結合。與2008年金融危機一樣,1987年前曾經有警告信號出現,如經濟增長開始放緩、通貨膨脹正在抬頭、強勢美元對出口構成壓力、估值正在攀升至非常高的水平等等。

可惜,市場參與者並未意識到這些問題,很多人更是不以為然、繼續冒險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
送給紐約的禮物

在市場崩潰、人心惶惶的前提下,移民美國多年的莫迪卡決定做出一嗚驚人的創舉—構思並著手創作「華爾街銅牛」!他在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之下,變賣部分家鄉西西里祖傳農場,終獨力籌得36萬美元資金完成這個本是街頭游擊藝術的項目。

「當我看到有人失去了一切,我感到非常難過,於是我開始為年輕的美國人創作一件美麗的藝術品。」

時至1989年12月,他以兩年時間,用多件單獨的青銅件人手焊接,制作出現今龐大到使人振奮的銅牛,再將之從其克羅斯比街的工作室帶到紐約市。並將其安置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前的聖誕樹下,作為送給紐約市的禮物。

12月15日淩晨,莫迪卡與30名朋友租用起重機,就在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的人行道上,說了句:

「我們用5分鐘搞定一切,然後離開。」

當然,人們早上醒來看見這個巨型雕塑都被驚呆,而基於保安理由,有關部門曾短暫地扣押起雕塑,幸而在公眾的抗議聲中,一周後銅牛最終被安放在紐約公園的鮑靈格林公園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
銅牛象徵什麼?

為美國人打氣

在銅牛豎立於紐約證券交易所前的午夜,莫迪卡宣稱銅牛是「美國人力量與勇氣」的象徵,同時也象徵運氣和吉祥。

在這個充滿背景的大熔爐中,雄心勃勃的銅牛代表的是美國人(尤其是紐約人)的勇氣和能幹精神,莫迪卡相信這座雕像的韌性和勇氣是完整的典範。他更希望以這隻銅牛作為1987年華爾街崩潰的解藥,同時為反抗特權,拒絕貪婪和面對過剩等問題引出反思。

為股市注入牛氣

美國著名作家黛安·杜蘭特(Dianne L. Durante)曾經在《Outdoor Monuments of Manhattan: A Historical Guide》一書中形容這隻銅質公牛雕像:

「公牛略低著頭,鼻子閃閃發亮,又長又尖的牛角好像正在向前頂。公牛彷彿帶著怒氣,相當危險。它肌肉發達的身軀向一側傾斜,尾巴彎曲像鞭子一樣,看上去活力十足,頗有動感。」

而雕像的臀部翹起,頭部略低,彷彿正在向前沖的姿勢都象徵著牛市的樂觀與景氣,加上公牛扭動的身體看出其運動方向並不固定,配合湧現的攻擊性和不可預測的力度,統統都代表著證券市場的活力、力量和不確定性。

有了銅牛這個精神支柱,只要途人觸摸它只能沾上好運,股市就能保住「牛」市了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
各地銅牛「兄弟」

1988年,莫迪卡對《紐約每日新聞》這樣說:

「公牛雕像一共做了5個,我希望另外4個能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城市,只要有人願意買。」

結果,同為「莫迪卡之子」的「外灘金融牛」於2010年落戶上海;而另一座雕像亦在2012年落戶阿姆斯特丹舊證券交易所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
綜個報導

Text by Chief Sto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