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國證券報》在豬年A股的第一個交易日(2月11日),官方網站被多個以「春季行情可期」為題的文章佔據,多家券商都分析道出「春季行情」將在春節過後有望延續。

Photo from CS.com.cn
事實上,A股在春節假期前後的利好消息頻出,假期前上證綜指連續五連陽,外資亦錄得持續大幅湧入,長假期間外盤走勢平穩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「旺春行情」
興業證券(SHA: 601377)分析團隊中的王德倫表示,縱觀全球市場,因外部整體平穩,A股情緒受壓制的概率比較小,而中美貿易進程亦有望提升A股市場的風險偏好。
「我們整體判斷保持樂觀積極,享受「旺春行情」。」
另外,王德倫團隊亦曾於去年12月提出「全球重構」,他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,全球資產配置於美國令美股「見牛」,惟美國經濟的上行通道漸近尾聲,資本將會再配置。而中國經過40年改革開放產出的優質資產將是最好的選擇。
而他提到「中國重構」正在多個方面發生,而一系列措施將會有助重構,如回購、退市、再融資、科創板等制度上的推進,以及對養老金、銀行理財資金、險資、外資等長期資金的不斷引入,都有助「重構」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「春季行情2.0」
申萬宏源(SHE: 000166)高級證券策略分析師傅靜濤則提出「靜待春季行情2.0」。
他認為春季行情劃分兩個階段,「春季行情1.0」以改革預期支撐,目前已至尾聲。當稍作休整過後,「春季行情2.0」的部分實際改善將可期待兌現。
他同時認為機構投資者並非盲目樂觀。他測算股票型公募基金的倉位將在春節前有所下降,而歷史上,機構投資者參與春季行情通常不是「一蹴而就」,而是「花開二度」的。
「我們對2005年、2008年、2011年、2012年和2018年(幾個A股市場偏弱勢的年份)的公募基金倉位進行了復盤,發現機構投資者在春季行情當中都有兩撥加倉。」
他續稱,投資者通常會躲避驗證期,但在驗證期前後都會戰術加倉做多。2019年春季行情的驗證期在2月底、3月初,春節之後驗證期臨近,機構投資者等待催化兌現(或利空出盡)再加倉的行為,也有利於「春季行情2.0」的開展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Source:中証網
Text by Chief Sto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