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(3月20日),多隻手機相關股份公佈業績,其中「同股不同權」的小米集團(1810)或引來更多關注,除了上市以來的首份全年業績顯示扭虧為盈之外,還有董事長雷軍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的「十億賭局」將要揭盅,這些都比同日公佈業績的舜宇光學(2382)和通達(0698)來得搶眼。

截至今日中午未收市,小米集團(1810)報11.64港元,跌0.56元或4.59%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
業績表現好過預期

2017年,小米集團共錄得虧損438.26億元,而公司公佈上市以來首份全年業績,去年成功扭虧為盈,期內錄得純利135.5億元(人民幣.下同),比20間券商預期的中位數111.8億元多。

若不計及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,和一次性薪酬開支大增的影響,經調整後利潤達85.55億元,按年增近59.5%,高於20間券商預期中位數82.14億元;而公司去年收入達1,749.15億元,按年增逾52.6%,惟較市場預期低。每股盈利84.3分,攤薄後每股盈利4.4分,不派息。

值得一提,一次性薪酬開支大增是由於去年公司向董事長雷軍派發價值99億元股份為基礎的薪酬所致,亦使全年經營利潤減至11.97億元,按年減少90.21%

Photo from HKEX

智能手機業務帶動

小米的主營手機業務的盈利能力得以改善,帶動業績表現。縱然去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按年下跌4.1%,期內小米的出貨量仍增29.8%,達1.187億部;並錄得1,138億元收入,按年增長41.2%,佔整體收入的65%。其中,2,000元以上售價的智能手機收入佔手機業務總收入31.8%。而整體智能手機部分的毛利率則從2017年的8.8%降至去年的6.2%。

Photo from HKEX

惟第四季有所放緩

據市場研究機構IDC,小米於去年第4季的手機銷售量僅約2,500萬部,按年跌12.28%。

而去年的手機出貨量亦從首季的增長87.80%,減慢至第4季的1.4%。而自第4季起,其平均售價卻較去年同期的823.9元大幅加價,升至1,004.7元。最終,該季的智能手機收入明顯放緩,為250.77億元,按年僅增6.98%,而去年第3季則為36.06%。

Photo from HKEX

而在智能手機行業競爭越趨激烈的情況下,小米旗下手機於第四季度的全球市佔率罕見地按季下跌逾2%。

在電話會議中,小米首席財務官周受資解釋,集團調整新手機發佈步伐是考慮到產品策略,今季度已發佈小米9及9 se、redmi note 7及7 Pro等、比去年尾只推出小米MIX 3及小米Play多。他更強調,小米9系列會於3月底前超過150萬部供應。

他更補充:

「感覺市場對新產品的反應很好。」

Photo from Internet

其他項目

另外,期內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收入達438.2億元,按年增86.8%,而第四季收入為149.36億元,按年升75.4%;而互聯網服務收入亦按年錄得61.2%增長至159.6億元。

其中,達1.51億台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的IoT設備已連接至小米IoT平台,按年增長193.2%。

從國際市場的收入達700億元,按年升1.18倍,總收入比例亦從2017年的28%上升至40%。其他業務的期內收入達13.43億元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
十億賭局

2013年12月12日,小米董事長雷軍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立下賭局,以5年為期,以10億元為賭注,將兩者集團的營業額放上擂台一較高下。

當時在CCTV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頒獎現場,雷軍向董明珠下戰書:

「請全國人民作證,5年之內,若小米營業額擊敗格力,董明珠輸我1塊錢。」

董明珠不甘示弱當場反擊:

「第一,我告訴你不可能,第二,要賭就不是一塊錢,我跟你賭10個億。」

雷軍回應 :

「我們是中國創造,你們是中國製造,所以10億人民幣我們必勝。」

隨後,《人物》雜誌專訪雷軍,他發表「格力必輸無疑」的言論;《對話》專訪中,雷軍更表示「再過一、兩年格力就輸了」。

2014年,董明珠於全國兩會上稱「5年後,他會輸給我10億元,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」;2017年,董明珠再提起賭局「明年就要見分曉,我已經認定過了,沒問題」。

2018年,賭局終於要定輸贏,從小米去年收入來看,達1,749億元,而格力的去年業績雖然未曾公佈,但市場預期收入不下2000億元,基本上,市場認定這場賭局將由格力一方獲勝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
綜合報導

Text by Chief Sto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