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管局發出3個虛擬銀行牌照,絕對是本港銀行業發展的里程碑,亦是少見中資英資共冶一爐的合作試點,惟有人憂慮這種新興銀行或與傳統銀行激烈競爭,最後引來利率戰。
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:
「引入虛擬銀行是香港邁向智慧銀行新紀元的關鍵舉措,亦是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的一個里程碑。」
「虛擬銀行的業務目標是面對廣大市民和中小企業,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,這亦會促進普及金融。」

Photo from Internet
虛擬銀行牌照
3月27日,香港金管局宣布據《銀行業條例》向3家公司發放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,即日生效。金管局以半年時間審視33份申請,最後選出8份申請。
當中包括Livi VB Limited、SC Digital Solutions及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。
3間公司各自由不同財團合資:
- Livi VB Limited:中銀香港(2388)持股44%、京東數科持股36%、怡和集團持股20%
- 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 :渣打香港(2888)持股65.1%、電訊盈科(0008)持股10%、香港電訊(6823)持股15%、攜程金融持股9.9%
- 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:眾安在線(6060)持股51%、百仕達持股49%
預期它們的業務將於6至9個月內正式推出,而相關牌照仍然有5份待批,包括騰訊(0700)旗下的財付通、阿里巴巴的螞蟻金融、小米(1810)、尚乘集團和中國平安(2318)旗下金融壹賬通,金管局指進展良好。
中銀香港表示,會創建一個簡單易用、無縫且安全的數碼生態系統,虛擬銀行將會配合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大數據和智能風險等技術。
渣打集團指出,虛擬銀行將與其他服務融合,提供個人化服務,包括隨時隨地實時開戶及申請其他金融服務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中資英資共冶一爐
3家獲得虛擬銀行牌照的財團中,值得留意的是,中資和英資之間的合作。
尤其是中銀香港(2388),它歷來更傾向與內地騰訊(700)合作,而是次申請虛擬銀行卻與英資怡和合資,似有深一層戰略考慮。
作為在港屹立百年的企業,怡和的零售與地產物業等覆蓋面廣,上至交易廣場、置地廣場,下至美心、惠康、萬寧、7-Eleven,滲透港人的日常生活,將為虛擬銀行帶來協同效應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或引利率戰?
據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,3財團平均投入19億元資本,應對傳統銀行影響不大,即使競爭形成,市場亦可容納。不過卻有人認為競爭在所難免。
基於虛擬銀行毋須設立實體分行,仍可提供經營存款、貸款等銀行服務,其營運成本變相較傳統銀行低不少,調升存款利率的空間亦較大。
加上,虛擬銀行的監管要求與傳統銀行基本一致,亦受「香港存款保障計劃」的最高50萬元保障,無疑市民選擇多了,或會惹來息口上的競爭或利率戰。
放眼國外,作為全球虛擬銀行發展最快的英國,事實上當地存款利率正節節上升。
據Saving Champion的統計,2017年,當地幾乎沒有銀行的存款利率高於通脹,而隨著虛擬銀行的大行其道,翌年已經有多達26間銀行的存款利率高於通脹。
不過亦有分析認為,現時的環境仍未到各家利率爭相上升的時候,因預期美國年內放緩加息步伐,以致資金流出香港的速度放慢,而本港銀行體系戶口結餘仍有超過700億元,料銀行資金需求不高。

Photo from Internet
綜合報導
Text by Chief Stock